鋰離子電池隔膜技術是一道核心門檻。鋰離子電池端隔膜技術深刻地體現了當前隔膜技術的特點。據悉,隔膜是目前鋰電材料中技術壁壘的一種高附加值材料,約占鋰離子電池成本的15%,其技術難點在于造孔的工程技術、基體材料,以及制造設備。因其技術復雜性,對于動力鋰離子電池的影響更巨大。
鋰離子電池隔膜技術是一道核心門檻
鋰離子電池隔膜技術就是目前我國動力電池業的一個痛點。在鋰電池材料中,正負極材料和電解液目前基本上實現了國產化,而隔膜起步較晚,國內企業技術成熟度不高。雖然近幾年我國鋰離子電池隔膜國產化率在不斷提升,但占據的主要是低端3C類電池隔膜市場,隔膜國產化率依然很低,3C類電池以及動力電池用隔膜仍舊大量依靠進口。
國內隔膜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一致性不高,主要表今朝不規律的缺陷,孔隙率不達標,厚度、孔隙分布以及孔徑分布不均等方面。隔膜技術具有相當高的門檻,不僅要投入巨額的資金,還需要有強大的研發和加工團隊、純熟的工藝技術和高水平的加工線,并且非短時間能夠沖破。
中國鋰離子電池的基礎材料研究與世界水平還有差距,尤其是電池隔膜材料依然依靠進口。從行業角度來看,美國目前依然鋰離子電池原始創新、核心材料研發;日本作為電池材料制造大國,加工規范嚴格,能夠制造出新的成品電池;中國和韓國作為第二梯隊,處于跟進狀態。相較日韓,中國低端鋰離子電池產品更有優點,但在部分產品尤其是事關電池安全性的核心材料和制造工藝上仍有較大的差距。
可喜的是,國內已有中科科技、星源材質等企業在鋰離子電池隔膜技術方面有重大沖破。相信,在不遠的未來,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業定能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鋰離子電池隔膜國內技術得到沖破
新型隔膜是一種陶瓷功能隔膜,采用基材膜表面解決技術與無機陶瓷粉體分散技術,優化陶瓷粉體的涂布效果,建立涂層厚度、陶瓷種類、粒徑、表面特性等與電池性能的量效關系,總結陶瓷隔膜技術參數的變化規律,研制的隔膜同時具有電流切斷特性和高耐熱性能,技術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不但對一般鋰電,而且對于單體聚合物鋰離子電池高度一致性的要求亦能滿足,涂布厚度為3微米三氧化二鋁的聚乙烯隔膜在150℃條件下2小時熱縮率小于2%,性能優于國外同類產品。
中航鋰電隔膜項目已建成一條年產300萬平方米陶瓷功能隔膜實驗線,在此基礎上完成固化、合漿、涂布、分切工藝技術開發,形成加工能力,并進行了陶瓷隔膜電池設計、試制與探測,對提高鋰離子動力電池加工和使用的安全性具有至關緊要的作用。在原油價格高企,同時國內由于尾氣排放對大氣污染嚴重的情況下,這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使用無疑是正能量。